相信目前很多人对于74师灭亡的真实原因这方面的内容都很感兴趣,此刻小黑就在互联网上为大家归纳了一些关于两淮战役74师伤亡相关的信息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众所周知,战争的胜利要满足天时地利与人和,只有充分掌握天时地利,把握好战场环境的一方,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1947 年5月13日至16日进行的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山东战场上极为重要的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集中主力,在陈毅、粟裕的英明指挥下,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势,一举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有“蒋家御林军”之称的整编第 74 师,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根据地的重点进攻,一举扭转了山东战局。
但在这场战役中,却发生了一个非常“怪异”的现象,其集中表现就在于天气。74师被围于孟良崮的4天里,可谓是晴空万里、一滴雨也没下。然而战斗进行扫尾阶段时,却阴云低垂、山雨欲来。不久后,突然天降豪雨,将整个战场都冲刷个干干净净。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74师的覆灭就是因为缺水。因此有迷信的人认为,74师的覆灭简直是老天爷的安排,是天命。就如后来一位被俘的74师军官所说:
“这是天亡国民党!”
然而实际上,战场上先晴后雨,绝非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血战之后的豪雨,其实历史上就屡见不鲜。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从国共两军交锋的战场——孟良崮本身说起了。
孟良崮主峰位于蒙阴城东南 28 公里,处于沂蒙山区的腹心。沂蒙山群山连绵,河道纵横,七十二崮,点缀其间。
由于沂蒙山地形崎岖,道路难行,导致74师不得不抛弃其赖以成军的榴炮、战车部队,甚至将整编第 74 师所属重炮———12 门 105 毫米口径榴弹炮留在临沂,只携带了部分小口径榴弹炮前进,这极大削弱了 74 师的火力。
从张灵甫留下的书信来看,在孟良崮战役前,他曾多次发牢骚,说上面让74师进入山区作战,等于牵着大水牛上石头山,是“有人跟我过不去,一定要我死,我就死给他们看吧!”
与之相对,华野大军自八路军时期起以来就在沂蒙山区作战,早已熟悉了当地的地形和民情。可以说打从一开始,天时地利就没有站在国民党这一边。
沂蒙山的山峰形状古怪,四周陡峭,形似柱子,顶部平坦,可以种植农作物。因此这样山体,当地人称为“崮”。在沂蒙山72崮中,孟良崮又稍显突出,因为这座山大多是由花岗石构成的,几乎没有什么泥土。因此,整个山体几乎寸草不生,大块岩石直接裸露于山体,被覆盖率极低,野生动植物极少,国民党守军根本无法从大自然中获取物资资源。
由于缺乏植被和泥土,整个孟良崮山体蓄水能力极差,使得山泉仅能存在于山脚下,无法随山体海拔的升高而向山顶蔓延。因此孟良崮完完全全就是兵家的死地,谁守谁死。负责围攻的军队,只要守好水源,据守在山上的敌军必然因干渴而覆灭。那么张灵甫的74师,是如何掉进这个兵家绝地的呢?
1947年,国民党集中45万大军,对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敌强我弱,于是华野祭出“耍龙灯”战术,部队像长龙一样左右回旋,上下翻滚,带着敌军在山东解放区进行“武装游行”。我军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让敌军露出破绽,一旦哪支部队稍显突出,就可以将其围住并吃掉。
在我军的调动之下,夹在25师和83师之间的74师,稍稍露出了一个小头。但即使是如此小的一个战机,也没有瞒过华野首长——陈毅和粟裕的眼睛。
粟裕认为,和张灵甫缠斗,必须在兵力上有成倍的优势。因此粟裕决定以5个纵队围攻一个74师,在局部对张灵甫构成5:1的绝对优势。他说:
“74师和其他部队不一样,是五大主力之首,他是蒋介石手中最大的王牌,把它打掉,可以给敌军阵营以实力和精神上的沉重打击——74师都能歼灭,还有什么部队不能消灭呢?”
听粟裕讲完,陈毅十分激动,他拍案而起:“好!我们就是要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
最终,陈毅、粟裕决心已定,将作战地点定在坦埠以南、孟良崮以北,因此称为孟良崮战役!
在很多人眼里,张灵甫孤军深入,其覆灭完全是自取灭亡。但是根据粟裕的回忆,张灵甫被围,完全是我军有意为之。在回忆录中,粟裕提到:
“由于敌人拟对我军实施中央突破,敌74师的态势必稍显突出,但在战役发起前敌两翼部队距74师仅4到6公里。上述说法,可能是由于不了解我们创造和捕捉战机过程的缘故,从我军通常采用的传统战法出来臆测战场情况,这未免是削足适履,而且将敌人想得太过愚蠢了。”
按照粟裕的计划,就是利用74师和25师、83师的间隙,插入1纵、8纵两个纵队。形成一个三面包围的局面。随后,神机妙算的粟裕又施展了一个隐形的棋子,那就是驻扎在鲁南的、由王必成领导的华野6纵。
粟裕命令6纵昼夜兼程,敢在74师之前占领其撤退的必经要道——垛庄。而6纵也奇迹般地狂奔百余公里,会同8纵的友军控制了垛庄。就这样,74师被我军5各纵队包围,成了瓮中之鳖。
对于这一招妙棋,粟裕在回忆录中自豪地说:“这一回合,动用隐伏于鲁南的六纵队,是关键一招。”
14日51旅上午撤退回到汶河南岸,中午就和华野1纵在孟良崮以西撞上了,并不见张灵甫有故意吸引华野各部将其包围的意图。后来张灵甫又组织了两次突围,都以失败而告终。
就在这时,华野5个纵队从四面八方掩杀而来,若74师主力仍留在汶河南岸与孟良崮以北的丘陵地带,无险可据的他们恐怕连一天都撑不过去。因此无奈的张灵甫只好带领部队,向孟良崮方向前进,企图占据制高点,固守待援。
因此,张灵甫与其说是在孟良崮山上耍弄“中心开花”,不如说是被华野大军赶了进了牢笼。
但当张灵甫一上山,却发现大事不好,山势陡峭的孟良崮完全就是一个陷阱,一个大坟墓。
首先,孟良崮的地势虽然高,但是坡度过于陡峭。在崮顶由上向下观看,视野非常差,很难发现从山下往山上进攻的解放军。这就是张灵甫为什么将自己的指挥所设置在山腰,而没有设在崮顶的原因。
除了视野不佳,74师的武器也存在着严重的射击死角。对于机枪、步枪来说,最适合发挥火力的地形,应该是坡度较缓的山坡,因为这样不仅视角极佳,而且能够居高临下地倾泻火力。而孟良崮的山坡太陡,子弹根本打不准。
而炮兵则更为严重,火炮的炮弹飞行轨迹呈抛物线形,炮膛、炮管与地面之间会形成一个仰角。但如果从高处往低处发射,则会形成射击死角,因此,除平射炮外,国民党守军部署在崮顶的小口径火炮无法对山脚下的华野部队形成有效打击。
正如国民党军记载:“我军(国民党军)完全退守山地以后……各种火炮以俯角全失,效力降低。”
其次,孟良崮的构造均为岩石,难以修筑防御工事,造不出防炮洞。单兵掩体都难以挖掘更别说是交通壕了。当时,国民党军官认为:“孟良崮为沂山余脉,高逾千仞,乃石岩光山,构工不易,峭壁深谷,运动尤难,目标暴露,形成弹巢。”
特别是当华野炮兵就位时,74师的末日就彻底到来了。由于没有掩体,人员、马匹、辎重等,只能密集地堆在地面上。炮弹一轰过来,一炸一片。更雪上加霜的是,炮弹一旦爆炸,就必然会碎石四溅,一弹成多弹,敌人往往死伤一片。
在很多人眼里,解放军是“小米加步枪”的军队。但实际上,在孟良崮战役之前,华野通过宿北、鲁南、莱芜等一系列战役,缴获了数百门火炮。我军利用这些火炮,建立了专门的特纵,也就是炮兵纵队
华野负责合围国民党军的第 1、4、6、8、9 纵队 16 个师的迫击炮总和超过 500 门,掷弹筒共约2600 门。74 师第 51 旅第 151 团团长王奎昌事后所谓“孟良崮山地死角太多,炮兵重武器完全无用,而解放军之炮火向我集中则非常容易”。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夜晚作战中,74师官兵曾试图生火做饭。但山上点点的火光,却成为我军炮兵最绝妙的靶子。在许世友的命令下,我军炮兵见火就打。就这样,我军打得74师从“满山星光”变得一团漆黑。
最后,也就是最严重的,那就是缺水问题。前文也提到了,孟良崮山体蓄水功能极差。74师要补充水源,除了自己带水,那就是指望天降暴雨了。然而在74师被围的那几天,却偏偏晴空万里,日照极强。
由于山上没有植被,国军士兵们无遮无拦,只能在烈日之下作战、修筑工事体力,消耗极为严重。山上之前,74师只带了一个基数的物资。自身携带的饮水用完之后,就必须依靠自行补充以及空投。
那么孟良崮是否适合空投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孟良崮地区特殊的“崮”形构造,崮顶平面面积较小。虽然国民党空军可以随意进行空投,但由于崮顶平面太小,使得空投下来的物资真正落入 74 师手中的极少,大多数的补给都落入了山下华野的阵地上或是双方交战区。
事实上,蒋介石确实为74师准备了大量馒头、米饭和水囊。然而这些物资反而让华野的战士们吃了个饱,他们纷纷打趣道:“蒋介石不愧是运输大队长,给我们送水送饭太及时了。”
为了争夺水源,74师与我军9纵展开了殊死搏杀。当时9纵25师73团的一个连守卫着野猫圩的一处山泉。为了夺取整个山泉,74师发动了集团式冲锋。但在我军誓死防御之下,敌军20多轮进攻均以失败而告终。敌军死尸遍地,地上横七竖八到处都是国军用来打水的铁桶,但却一滴水也带不回去。
仅仅一天之后,孟良崮上的74师官兵就已经喝完了自己携带的饮水。他们期望着能够救他们一命的暴雨。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当时“连日晴天,仅有几缕浮云,没有一滴雨水”。
人体正常的情况下,不吃饭还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当时没有水,人的生命之源就像被抽走一样。没有水,人体的电解质就会发生紊乱,缺水一日,就会头晕、乏力、恶心,更长时间则人体生理技能下降,机体的火力渐渐消失,乃至于失去战斗力。
到了战役后期,74师官兵只能使用人尿、马尿、马血来抵御饥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已经无法挤出哪怕是一滴尿了。
另外,74师装备的重机枪是勃朗宁水冷机枪。这款机枪射速很快,枪管很容易因为射速过快而出现过热的情况。因此在射击时,需要时不时地注入冷水给枪管降温,一旦出现缺水就无法使用了。
时任整编第 74 师 57旅旅长陈嘘云回忆:
“因缺水,我们的机枪许多都是水冷式的,打到最后,有许多机枪因无法冷却,都打不响了。”
由此可见,没有水源不仅影响了人本身的战斗力,同时也让他们最有力的武器失去了作用。在与华野的交锋中,74师的劣势越来越大。最终,6纵官兵杀入张灵甫据守的山洞,一代悍将就此毙命。
然而天意弄人的是,原本整整四天没有下雨的战场,却在战斗进入扫尾阶段时,突然阴雨袭来。根据华野战史所述:
“有的部队开始打扫战场,收拢部队。这时天气骤变,山雨欲来,天低云暗,能见度很低。”
战役刚刚结束,忽然一阵狂风拔地而起,倾盆大雨骤然而至,山间流水皆呈红色,似乎要将这个残酷的战场彻底冲刷。看着如此情景,陈毅长叹一声:“以后的娃儿们,可千万不能让他们再打仗了。”
不过陈毅还是诗兴勃发,吟诗一首,赞颂胜利和大雨: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国民党方面的战史也记载:
“是时狂风骤起,杂以冰雹,惨烈之象,诚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打了整整四天,滴雨未降,仗打完了,天降大雨。因此有迷信的人认为,老天爷没有站在国民党一边。
但实际上,孟良崮之所以骤降暴雨,其实和天命没什么关系。这是因为气象学家们发现,战场上本来就容易下雨。
孟良崮战役的几天里,天气原本晴空万里,蒸发量极大。而在如此狭小的地方,聚集了数十万人。密集的炮火,激发了大量粉尘进入天空。
云和雨是空气中的水汽增加到一定程度(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凝结而成的。在高空,灰尘是雨的凝结核,水汽冷凝时,要以灰尘(其他微小的固体颗粒都行)为附着物,才能形成液滴,也就是云层。微小的液滴在云层中互相碰撞合并,形成大的液滴,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从云层中掉落下来,就是雨。所以,高空中没有灰尘或其他微小的固体颗粒,是无法形成云层,也无法下雨的。
因此,越是激烈的战斗,就越容易下雨。因此一场豪雨打扫战场的事件,自古以来就不少见。而孟良崮战役,也不例外。巨大的蒸发量,使水蒸气升空。然后遇到炮火激发的粉尘,形成雨云,最后再倾泻而下。
但很幸运,74师没有撑到大雨降下来的时候就覆灭了。
总之,74师之所以覆灭,除了陈毅、粟裕神机妙算、用兵如神,华野将士上下用命、英勇奋战、人民群众支持以及国民党内部派系复杂之外,也和孟良崮的地形、天气有着极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