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华网荣华网

荣华网
荣华网知识网站

大漠中的铁路人胡国星在死亡之海打造地表最强闭环

相信目前有很多人对于大漠中的铁路人胡国星在死亡之海打造地表最强闭环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此刻小编也是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关于大漠中的铁路人胡国星在死亡之海打造地表最强闭环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您解决问题。

热风猎猎擦过耳畔,胡国星记不清自己究竟走坏了多少双鞋。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横亘在眼前。这里常年渺无人烟,只有无际的沙丘随风流动,因而也被称为“死亡之海”。

2018年底,29岁的胡国星第一次走进这片沙海。接下来的3年多,作为新疆和若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和若铁路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他的任务只有一个——沿着沙漠南缘,带领团队修建一条825.476公里长的和若(和田-若羌)铁路,补齐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的最后一段“弧线”。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和若铁路“过沙”特大桥。受访者供图

“千里一根轨”,这条国家Ⅰ级单线铁路建成后,将串联起沙漠里的点点绿洲,结束塔里木盆地南缘且末、民丰等5个县和兵团3个团场不通火车的历史,也让南疆地区与内陆的铁路运输距离缩短1000公里。

然而,南倚昆仑、北枕大漠,和若铁路六成分布在风沙区域。为了把这条“精品大道”嵌进黄沙莽莽的沙漠腹地,胡国星常常沿着施工线路徒步十几公里查验。他在心里画着蓝图,口中就着沙尘,和同事们一起,跟极端天气争抢进度。

在人力与机械的循环往复之下,希望在“死亡之海”泛出波澜。2022年6月16日,历时12年规划建设的和若铁路终于通车。绿皮火车满载歌声和欢呼,从昆仑山北麓的和田站出发,向东跨过浅滩大桥,穿越荒漠戈壁,掠过山脉和绿林,向着远方驶去。

工地上的“大管家”

铁路路基在沙海中划出一条苍灰色的细线。从高空俯瞰,巨型铺轨机组安静地匍匐在细线中央。在它身后,一个个整齐排列的扁窄细格延伸至远方的地平线,仿佛一条绵长的软梯,被无形的大手铺展在沙丘之上——那是已经铺设完成的铁轨。

履带式牵引车拉着铺轨机缓缓驶过,一根根沉重的水泥轨枕从设备里滚落,主机下方的测量仪和调整装置拨动它们整齐列阵,保证摆放平整且间距一致。重60余吨、长500米的钢轨,正在头部机车的牵引下缓缓向前,落座于标尺刻度整齐的路基。

工人们跟随铺轨机的节奏,一一安装弹簧扣件、垫片,拧紧螺栓,再进行水平调节。胡国星蹲下身观察片刻,对身边的工友嘱咐道,“轨枕上的土得清干净,不然钢轨压上来的时候,下面的小石子容易把垫片硌破。”

作为和若铁路公司的工程管理部部长,他心里既要装着大蓝图,也要关照到每一颗螺丝钉。“我们的铁路,是要打造‘零缺陷’的精品工程。”胡国星一遍遍强调着。

胡国星(右一)与同事们在施工现场交流。受访者供图

曾经,作为项目总工程师,他只需要组织好现场的施工,心无旁骛地抓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但在和若铁路项目里,他成了工地上的“大管家”——负责整个项目规划,包括对外联络、组织协调、物资供应等等。

“相当于从乙方变动到甲方,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少见的。”在和若铁路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范立强看来,工程管理部部长一职更加考验能力,“他的工作起先导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范立强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胡国星,是在2018年7月的一个晚上。凌晨1点多,一场大雨毫无征兆地落下,凉风一刮,他打了个哆嗦,可不远处的施工仍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那时的胡国星只有29岁,已经是中铁十一局集团吐鲁番东环联络线项目的总工程师。大雨滂沱,这个年轻人没披雨衣,也没打伞,泡在雨水中忙前忙后,一米八几的大个头显得身形单薄。“在施工单位里,年轻的总工不罕见,但这样踏实负责的品质,让人印象深刻。”

5个月后,胡国星从之前的施工单位,调任至和若铁路公司。那次短暂的会面留给范立强的初印象,在此后的日常协作中被一次次加深——开工至今,胡国星的工作手账已经记满了整整8大本,事无巨细,不断查缺补漏。

胡国星说,自己的许多经验和习惯,是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尽忠那里学来的。四五年前,55岁的王尽忠得知和若铁路立了项,便主动请缨:“无论多难,一定要把铁路修到闭塞地区老百姓的家门口。”

前辈对工作的激情,带着赤诚的感染力。胡国星把王尽忠当成师父,不由自主地学习他的处事方式、管理思路。新人难免犯错,有时方案粗糙,被师父狠狠批评,他也老老实实地听着,“过程中的严管,就是结果上的厚爱。”在师父的带教下,胡国星进步飞快,大概半年时间,他已经能独当一面。

胡国星(左四)与同事们合影。受访者供图

进入和若铁路公司前,工程师邓斌从没参与过此类工程,每当他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胡国星总会耐心解释,可遇上施工安全等原则问题,胡国星也会皱起眉毛,严肃起来。“他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邓斌说,和胡国星一起工作,他感到轻松。

沙漠中的“天河”

在沙漠中建铁路,最大的考验不是建造工艺,而是沙漠本身。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季长达7个月,沙暴来袭,黄沙漫卷,仿佛天地间树起了一道厚重的土黄色墙体。在荒漠无人区修路,跟沙尘较劲、与恶劣的天气条件拼速度,成了建设者们的日常。

据胡国星介绍,为了让列车运行时更平顺、安全,和若铁路采用的是无缝线路设计,“千里一根轨”。这极大地考验着铁轨焊接技术——要先利用“单元焊”,把铺设好的500米长钢轨,一根根焊接为2公里长的小单元;再通过“锁定焊”,把这些小单元牢牢连缀在一起。

“锁定焊”要求极高,为确保钢轨热胀冷缩在规定范围内,必须在适温下进行,沙漠温差大,夏季炎热,工人们只能夜战。漆黑的旷野里,亮橙色的焊花闪成一道人工“天河”。

2021年9月,建设者们在和若铁路若克雅特大桥上进行焊轨作业。受访者供图

空气里时时浮动的微尘,不仅影响现代机械的电子元件稳定性,还会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每次沙尘暴过境后,工人们得马上用高压气枪清洗设备。

一次,工人们正在桥梁上施工,突然狂风大作,卷着沙尘袭来,打在工服上啪啪作响。四周昏黄一片,眼睛难以睁开,来不及下桥的工人们只能挂好安全绳,侧躺着紧贴在50厘米高的小矮墙边,屏息等待风暴过去。再起身时,鼻子、头发、嘴巴钻满沙尘,卷进沙子的衣兜沉甸甸地往下坠。

沙子成了这些铁路人最熟悉的“朋友”。常常地,胡国星和同事们走着走着,就要停下来,一边倒出鞋里的沙子,一边互相开玩笑:“每天攒下一点儿,是不是你家娃儿盖房的沙子都有了?”“不够我们一人给你捐点儿。”

苦中作乐,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特殊“话风”。空气干燥,嘴唇不一会儿就干裂翘皮,交谈间常常开裂渗血,但大家笑呵呵地攒段子:“说明我们防水(工程)做得好。”

“去现场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部门的工程师邓斌常听胡国星念叨。在各个标段间奔波,他们的一日三餐也常常在幕天席地间解决。大家蹲坐在小沙丘上,一边吃,沙尘一边往饭盒里飘,他们仍然津津有味,不时还要点评一番,“嗯,这沙子细,不硌牙。”

这是工程管理部难得的“聚餐时刻”。因为全线同步施工,哪里有问题,他们就要去哪里。800多公里的铁路沿线,一个月要完整地细细“筛”过两三趟。最忙的时候,同住一间宿舍的邓斌和胡国星,一个月都没碰过面。

偶尔,沙漠也会展露它冷酷的一面。胡国星还记得,2019年工程刚开始时,需要交接设计院之前埋设的测量标桩,他和七八名同事分成两组,从沙漠两端对向徒步。按照计划,一个小时左右,两队人马就能碰面,然而两个多小时过去,前方依旧只有静默的黄沙。

胡国星越走越慌,“我们手里有仪器和资料,肯定不会丢,但如果再不碰上,水就要喝完了。”三个小时过去,又走了差不多10公里,两支队伍终于会合,胡国星揪紧的心这才放下。

半个“治沙专家”

作为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沙丘以每年20米的速度摆荡移动。这对铁路构成了切实的威胁——铁轨下方的有砟道床,像汽车减震器一样具有缓冲作用,一旦被黄沙漫上并填满石子间的缝隙,轻则雨后板结,影响列车稳定性;重则掩埋轨道,造成列车脱轨。

“如果开通后再整治,在防护工程起作用前,风沙还是会对铁路造成危害,一定要前期治沙。”在施工图审核阶段,胡国星和同事们决定“治沙先行”,采用生物防沙,在铁路两侧种植防风植物带,“只要把治沙做好,工程也就成了一大半。”

和若铁路旁的防风植物带。受访者供图

但征服风沙的过程,依然异常艰难。摆在胡国星眼前的首要问题,是没有可对标参考的样本。“此前沙漠铁路环线的工程也涉及风沙防治工作,但规模小,并且都是在铁路建成后才实施的。”

谙熟桥涵、地基等所有工程技术难题的应对,但怎么种树,却难住了胡国星。他和同事们去沙漠公路的防沙工程现场学习,参考既有成果,将胡杨作为乔木林的主力树种。

在他们的计划里,胡杨耐旱、强韧、漂亮,特别是到了秋季,绵延不绝的金色胡杨林带,也会成为列车行驶中的一道风景。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胡杨生长初期需水量很大,受条件限制很难成活,种植失败了。

“起初也有过失落,但转念一想,与预想不同是正常的事。”胡国星举了个例子。起初,他们以为最难的是在沙地里种树,但实践证明,戈壁滩和盐碱地的树苗更难成活,“水只要浇下去,地就成了碱壳子,跟石头一样硬。”

为了优化方案,他们请来当地治沙站有过实操经验的“土专家”们,反复开会研讨交流,最终将乔木大部分换成了沙枣树。遇到盐碱地,先将树坑中的盐碱土换成沙子,再把保水袋放到坑里,保证水分很长时间不会散失,等到树苗长大,保水袋也会溶解。

胡国星与长高的胡杨合影。受访者供图

一切似乎上了正轨,直到2020年,在一年一度的风沙防护工程年度评价中,新的问题浮现了——树苗快长大了,叶子上却到处都是被动物啃咬的痕迹。

沙漠怎么会有这么多动物?原来,他们此前打出的100多口水井、种下的300多公里植物带,改变了沿线的小生态,动物自然多了。尽管可喜,但如果不采取措施,种植又会功亏一篑,为此,建设者们又加装了防兔网,避免动物破坏。

对于建设者们来说,这些植物就像自己的孩子,工程施工期间,定期就要去查看一番,用手刨浮沙,看看施多少肥、浇多少水、长得好不好。甚至于,工作上每每遇到棘手事,纾解烦恼的方式也变了——去这些绿地看看,做几个深呼吸。

负责防沙工程的邓斌还记得,2020年6月,他曾接到一通带着哭腔的电话,对面负责一处绿地的工程师难过极了:“我的树种得这样好,来了一场热风,把一两公里的树都刮死了。”

邓斌、胡国星和同事们赶到现场,用手一摸,叶子就像开水烫过的茶叶,一绺一绺打着蔫儿,他们看着揪心:“就像正拔节的孩子夭折了一样。没想到干个工程,还要跟天斗、跟地斗。”

他们在林带外侧设置1.5米的高立式沙障,同时在靠近铁路侧设置芦苇方格固沙工程,为植株长大争取时间。“几年之后,高立式沙障、芦苇方格装满沙子失效时,植株也能发挥防沙作用了,有机物的大量介入,也有助于沙砾向土壤演化。”如今的胡国星,俨然成了半个“治沙专家”。

俯瞰和若铁路,铁轨旁的绿色屏障已初具规模。受访者供图

在建设者们的悉心照料下,植物们如期长大,5000万平方米草方格、1300万株灌木乔木,共同形成防沙护路的绿色屏障。据邓斌介绍,截至目前,前期种植的植物成活率已达到90%以上,远远超出预期。未来,乘客向车窗外望见的点点苍翠,都是建设者们一株株亲手照料过的。

接入一个个“天边小城”

在沙漠上建铁路,离不开创新的支持。针对部分区段风沙大、沙丘动态迁移容易掩埋线路的问题,在风沙特别严重的地段,胡国星和同事们采取“以桥代路”的方案,修建“过沙桥”,让风沙从桥下穿过。

在和若铁路全线,共设置有5座“过沙”特大桥,其中最高的达27米,等同于一栋9层楼房的高度;最长的一座达18公里,相当于40多列复兴号动车组首尾相接的长度。

建桥往往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可沙漠水源稀缺,并不具备到现场浇筑的作业条件。为此,建设者们采用桥墩工程预制拼装化技术——先在工厂里把墩柱、盖梁和T型梁都提前制好,运到现场拼装,“就像搭积木一样。”

和若铁路中,蜿蜒的亚通古孜民洛高速特大桥。受访者供图

在国内铁路建设工程中,这项技术首次在和若铁路中被大面积使用。一旦开工,桥高10米以下的桥墩当天就能建成,10米以上的桥墩也只需两天。“我们最终对3座特大桥的434个桥墩进行了装配式安装建设,缩短了三分之一的建设周期。”胡国星介绍道。

但用如此大体积的重物“搭积木”,操作复杂不说,还堪比绣花。比如桥墩连接处的平整度要求误差在±2毫米,只有米粒大小,想要达到如此精度,必须反复试验。一年半的时间里,胡国星和同事们记不清尝试过多少次,2020年5月12日,第一个墩柱才试拼成功。

面对这次“意料之中的成功”,胡国星还算平静。但一年后的9月27日,他再难按捺住激动。

那天上午,在民丰县境内的施工现场,从和田站往东铺设和从若羌站往西铺设的两条钢轨,只剩最后50米便可合龙。随着师父王尽忠一声号令,直铺机将最后一组钢轨推进落地,施工人员冲上线路,麻利地将钢轨固定在道床上——和若铁路全线贯通了。

列车行驶在和若铁路依木拉克特大桥。受访者供图

但他们的工作还远未结束。为了保障列车运行平稳,需要对全线轨道精调——将两根钢轨之间的轨距误差控制在±1毫米之间,远低于一般要求的-4毫米到 6毫米。为此,胡国星和同事们调了一遍又一遍。

2022年6月16午10时53分,5818次列车缓缓驶出和田站,和若铁路正式通车,票价98元,全程运行时长11小时26分。

胡国星原本以为,自己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他对这趟线路太熟悉了,每根铁轨,每株植物,每片晚霞和星辰,都是他亲密的朋友。但真到通车那天,看着披挂上大红花的车头,他还是忍不住翘起嘴角,和同事们兴奋地合影,讨论沿途车窗外哪里防沙薄弱、还要怎么加强。

2022年6月16日,和若铁路正式通车。胡国星(左)与和若铁路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尽忠,在首发列车的车头处合影。受访者供图

列车每停靠一处,就会涌上一批新的乘客。他们穿着鲜亮的民族服饰,伴着歌舞欢呼,将当地特产分发给乘客,有的老人激动地流着泪,一直鼓掌,“他们中的一些人,一辈子没坐过火车,就待在县城。现在,他们也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恍惚间他才发觉,时间过得这样快,一晃3年多过去,他们真的把铁轨牢牢嵌入了沙漠腹地,让一个个“天边小城”,与现代节奏并轨。

磨砺“匠心”

小时候,胡国星第一次在电视上看见跨海大桥时,赞叹极了。“大海那么深,怎么就长出一座桥来?”自此,每当被问及百乐满,他总会说,长大了要当一名工程师。

然而,真正成为工程师后,他才清晰地意识到,想象中的“高精尖”之外,更多的是在磨砺中“打地基”——要么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环境工作,被鬼哭狼嚎的寒风吹得“透心凉”;要么在高温缺水的大漠戈壁里徒步,烈日流火,连手机信号都“蒸发”了。

列车行驶在和若铁路车尔臣河特大桥。受访者供图

胡国星的家乡湖北黄石,距离公司所在的新疆且末县3000多公里。2012年大学毕业刚入职,他就被分配到新疆喀什参与项目。

看惯了家乡的青山绿水,沙漠和戈壁的浩渺荒凉让他一时难以适应。当时女友心疼他,他反过来安慰,“项目干完就能回来了,也就是一两年。”然而随着工程推进,胡国星在新疆的时间越拉越长。

看着一项项工程从无到有,在自己手中一点点成型,再铺进现实,给一个个封闭的角落带去流动的风,他终于咂摸出“梦想成真”的味道——那是浸润这份事业的工匠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产品精益求精,对事业一以贯之。而坚守、传承匠心精神的关键在于热爱。”

尽管这背后,是离家千里的思念。十年间,女友成了妻子,两人的大女儿都快幼儿园毕业了,但为了忙工程,胡国星一年最多回两趟家,扣除路上的时间,每次假期只剩不到一个星期。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他担心往返耽误进度,就更少回去。

沟通总是隔着屏幕。每天,他会和家人视频聊聊天,哪怕是只花几分钟问个好。这个习惯,他保持了10年。他不在家时,孩子们常常自己打开电视,翻来覆去地看爸爸的采访片段,指着铁路说,“我爸爸是修这个的。”

胡国星与妻子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面对家人的理解,胡国星觉得歉疚。今年夏天,他休假回家,离开时,孩子们仰着头不住地问:“爸爸你怎么又走了?什么时候再回来?”胡国星眼眶一热。

“分离是我们铁路人的常态。”虽然习惯的过程总是无奈,但承载的是这份工作沉甸甸的意义。他还记得和若铁路第一次铺轨到且末县境内时,乡亲们眼神闪亮,手鼓拍出欢快的节奏,“那一刻又觉得,再苦再累,也没什么要紧的。”

如今的胡国星,早已习惯了新疆的饮食、气候和风景。工作间隙,同事们在公司大院里撑起小餐桌,鲜嫩的羊肉串在炭火架上弹动,香气混着谈笑声,飘出院外,擦过一棵棵白杨。

“我很自豪,也热爱这份工作。”胡国星说,“新疆还有很多铁路网需要完善,我会像师父那样,一直在铁路建设行业干下去。和若铁路只是一段珍贵的经历,往后30年,还有更多技术难题等着我去攻关。”

个人简介:

胡国星,中共党员,现任新疆和若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和若铁路建设期间,参加风沙防护体系效益评价、粉细砂路基动力试验研究、预制装配式桥墩、路基智能填筑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申请专利4项,形成《高速铁路路基智能填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科学技术成果,独立发表论文2篇。

同题问答:

新京报: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守的?

胡国星:我一直坚守“热爱”这份初心。在生活中,我热爱家庭、孝敬父母、夫妻恩爱;在工作中,我热爱铁路建设,热爱钻研铁路建造技术,热爱工作岗位,热爱大美新疆。

新京报:什么时候是你认为最艰难的时候?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胡国星:因为工作,我和家人聚少离多,也很难顾到家庭。2020年夏天,父亲生病动手术,和若铁路又正值建设高峰期,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没法回家。妻子要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两个孩子,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还好有家人的支持,他们理解我的工作,我们一起挺了过来。我能够坚持下来,也同样是因为我喜欢这份工作,热爱这份事业。

新京报:你希望未来还取得怎样的成就,对于未来有怎样的期待?

胡国星:未来,我将继续从事铁路建设工作,织密新疆的铁路网,为新疆的便捷交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期待着复兴号高铁列车能够在新疆各地奔驰。

新京报:你感觉你获得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胡国星:和若铁路开通后,沿线的老百姓可以通过铁路将农产品运出去,也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让我看到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人们坐在火车上,安全平稳地在我们修建的铁路线上奔驰,是我获得的最大快乐。

赞(0) 打赏
欢迎转载分享:荣华网 » 大漠中的铁路人胡国星在死亡之海打造地表最强闭环
分享到: 更多 ( 0 )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荣华网

拨打电话